為培育學生在知識和個人方面的發展,社會科學院開設的課程致力為他們提供全人教育。本學院的講師除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外,更具備不同社會科學領域的專門知識,包括社會工作、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研究等。他們對追求卓越學術和專業發展充滿熱誠,與此同時,也專注於提升學生的知識和良好品德水平。本學院與社會服務界的專業團體和機構維持良好關係,希望藉此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支援和提高他們畢業後的就業機會。本學院與其他本地和海外專上教育機構也保持緊密聯繫,為有志繼續進修的同學提供更多不同升學機會

學院格言

我們要培養學生成為光亮,堅強的一群。

我們要以生命照亮別人,達至自信、自強、自立。

在逆境中昂首闊步;

在迷失中抓緊方向;

在孤單中堅守信念。

更亮!更強!



課程介紹

聖方濟各大學開辦課程:

社會科學(榮譽)學士

社會工作(榮譽)學士 (兼讀制轉制課程)

社會工作高級文憑 (全日制/兼讀制)

展開

學生及校友分享

陳春暉
孫嘉莉
黃雋朗

陳春暉

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社會工作)畢業生 (2019)

明愛專上學院 — 在這裡我遇上了一班互相扶持,互相包容的同學!遇上了向學生教導知識,真心關心學生、願意付出的老師!這是一間充滿人情味的學校!

孫嘉莉

社會科學(榮譽)學士(社會工作)畢業生(2019)

在我反思我在過去的社工教育經驗時,我不得不提一提我特別的身份—新移民。我來了香港有7,8年了,但是我的口音問題令我十分介意。不少剛剛認識我的人總會問我一句:「你來香港多久了啊?」這句話似乎明顯區分了我和香港人的身份,令我在這個環境中有些格格不入。而隨後爆發的雙非孕婦,搶奶粉事件和佔中使我越來越糾結一個問題:「我是誰,香港人,還是中國的香港人。」我開始變得敏感,生怕周圍的人「揭穿」我非香港人的身份。在這兩年的學習中,我有四個詞語印象十分深刻。第一個是身份認同(role identity),由於環境和文化背景的改變,我在身份認同上產生疑問,特別是在兩者身份有衝突時,這種矛盾的感覺更令我無所適從。第二個詞語是他者(others),7年的申請期限似乎是一個很好區分新移民的方法,而這也同樣象征著一個評論資格。7年時間里,新移民要「努力」洗去自己大陸的背景成為香港人,而7年之後新移民才可以很坦然的稱呼內地人為「大陸人」,來評論他們的過失。而最後兩個詞語是同化(Assimilation)和融合(Integration)。在讀社工課程以前,我會困惑自己的身份,而無意間在慢慢適應主流文化,去附和其他人批評大陸,而下意識的摒棄了以前的背景。而在兩年各個的浸淫中,我開始學會如何去看待我自己和處理自己的身份,做到真正的融合。我的身份背景不是我能決定,也不能輕易抹殺。它塑造了我的思想和視野,而當我接受一個新的文化時,以前的經歷決定了我現在面對的態度,我要學好如何保留自己文化之餘,又能融合新的文化中。

黃雋朗

社會科學(榮譽)學士(心理學)畢業生 (2019)

現就讀香港教育大學教育言語及語言病理學暨學習障礙理學碩士課程

數年前的我從未想過自己會得到一個學士學位。感謝帶領我來就讀明愛專上學院的心理學家。沒有自信、常對自己抱著悲觀心態的我經過老師們屢次鼓勵與支持下,終於完成了這個豐富的旅程。感謝天主,每次當我在聖堂跪下哭求時,袮扶持並安慰了我。感謝每一位對我付出過的老師,特別是心理學科的老師們,在我迷惑時引領了我。

回想起學習過的心理學知識,全都能在生活上、工作上應用得到。老師在這裡教的,不只是學術上的知識和技能,還有生命的路向。最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令我更加了解自己,重新建立了實在的自信,並裝備好自己,為有需要的人奉獻。

記起每刻和各位同學一起努力的時光和老師們的指導,都會嘆息光陰似箭。從明愛畢業後,我將會進修有關言語治療課程。將來或會有更多的難關我要面對,然而現在的我已有足夠的準備和信心去應付各種困難。希望自己日後能回饋社會,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When life is too hard to stand, kneel.”

更多